重重的大铜块,在完成加工后,竟然变成了比纸还薄的一卷铜板带。日前,记者来到贵溪奥泰铜业公司时,公司董事长赖士浩高兴地告诉记者:“这是目前我国生产出来的最薄的铜板带了,它的厚度公差只有0.1mm,这薄薄的铜板带让企业核心技术走在了全国前列,并给企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。”赖士浩谈到的核心技术,是指该企业成功实施的“高精度电子白铜带”创新技术,该技术引领企业发生了质的变化,企业也从一家普通的铜精加工企业变成了国内同行业中的“佼佼者”。
2006年投资兴建的奥泰铜业公司是一家铜材精深加工企业,是鹰潭市重点铜加工企业,主要生产高精度锡磷青铜和锌白铜电子铜带。创建之初,由于受技术制约,企业生产的铜板带最精厚度公差只能降控制在1mm左右,与国内同行业相比,该项技术并没有任何优势。为了做大做强企业,在市科技局的帮助下,从2008年起,奥泰铜业公司开始实施“高精度电子白铜带”创新技术,为了获得可靠的技术支持,该公司积极与中南大学建立了良好的技术合作关系,聘请学院教授为企业技术顾问,指导公司的科技研发工作和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工艺技术难题。
经过一年多的技术攻关,“高精度电子白铜带”创新技术日臻成熟。据介绍,“高精度电子白铜带”创新技术采用“水平连铸-高精冷轧”短流程工艺生产高精度锌白铜电子铜带,提高了厚度公差精度和平整精度。赖士浩介绍说:创新技术使企业竞争力显著提高,现在,企业产品优级品率由65%左右提高到75%以上,铜板带厚度公差降到0.1mm以下,单卷铜重量由800公斤提高到2吨以上,加工费用由2500元/吨提高到5000元/吨;同时,还具有高光洁度表面、高精度板型、环保等特点。据了解,奥泰铜业公司生产的铜板带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手机音响等设备。
2009年10月29日,国家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研讨会在鹰潭召开,与会人员兴致勃勃地参观了贵溪奥泰铜业有限公司,他们对奥泰公司“高精度电子白铜带”创新项目的实施赞不绝口。公司负责人自豪地向与会人员介绍说:“在两年的执行期内,完全可以完成和超额完成累计销售收入2700万元,累计净利润105.8万元,累计上缴税收127.4万元,项目总投资额937.82万元的项目目标。”11月初,“高精度电子白铜带”创新基金项目成功被国家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确定为2009年度立项项目并获国家支持。
因为尝到了科技创新的甜头,目前该公司正积极与中南大学合作,准备实施“锡、磷、青铜带材表面色斑清除工艺研究”新技术项目,赖士浩说:“该技术创新项目成功实施之后,产品质量进一步提高,公司生产费用进一步降低,公司利润进一步提高。”